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直属基础医学院,自建校以来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届教研室负责人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师资队伍、教学工作、教材建设和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1、师资队伍
本教研室现有专职教师12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5名。具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9名。50岁以上1名,40-50岁6人,30-40岁5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本教研室现已成为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
2、教学工作
本教研室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先进,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录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学和超星学习通、显微形态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现承担全院多专业本科和成教本、专科等不同层次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任务。本教研室开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组织学与胚胎学》、《口腔组织病理学》、《人体发育学》、《基础医学概论一》、《医药学基础》和《初级PBL》等课程,还参与承担《人体结构与功能学》的教学任务。本教研室全体教师注重教学经验的积累,近5年来获得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校级5项,国家级大创2项,省级大创13项,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各1项,公开发表教学论文7篇。本教研室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近些年来推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对分教学模式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兴趣。本教研室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升华,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近年来,本教研室的年青教师积极参加基础医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多次荣获院级一等奖、二等奖和校级二等奖的好成绩。逐步完善年轻教师试讲、集体备课、教师间相互听课、集体阅卷等制度。
3、教材建设
本教研室历年来积极参与教材建设。参加华东11所院校共同编写《实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的部分章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刁梅香、徐宝义、沈宜若老师在第1-4版中分别担任主编及副主编。教研室自行编写《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供学生实验课使用。戴忠辉老师担任成人本科教材《医学遗传与生殖科学》主编,《遗传与生殖科学》副主编,专科《组织胚胎学》副主编。卓煜娅老师参加《遗传与生殖科学》护理专业专升本的教材,任副主编;参加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实习指导》教材,任主编等,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
孙美群老师参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组织学与胚胎学》,柴继侠老师副主编和邹维艳老师参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形态学实验(组织学与胚胎学分册)》,柴继侠老师参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基础医学概论》、柴继侠老师副主编和胡小冬老师参编《形态实验学》等。
4、科研工作
本教研室在承担大量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有心脑血管损伤与修复、胚胎发育与畸形、干细胞分化及移植安全性评价、蛋白质的拆分与功能重建、各种疾病如红斑狼疮、鼻咽癌、银屑病、老年痴呆等机制研究。本教研室全体教师努力实践,积极探索,近5年获国自然青年课题1项、省级课题7项、校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9篇。